編者按
“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為建設“為民政協、務實政協、開放政協”,濟南市政協探索創建“商量”平臺,推動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向群眾延伸。“商量”將選擇關系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切身利益的題目,邀請政協委員、各界群眾、有關部門定期開展。
即日起,大眾網濟南頻道聯合濟南市政協,推出大型系列報道——《咱們“商量”著辦》,根據“商量”平臺組織的活動內容,助推濟南市政協更廣泛、更充分地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增進共識,為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匯聚強大合力。
大眾網記者 謝瑋 濟南報道
濟南古城,氤氳著“一城山色半城湖”的詩意,鋪陳開“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畫卷,關于古城的保護與提升任務艱巨、意義深遠。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將古城保護提升作為重點任務,持續深入開展多次專題協商,多項提案建議被相關部門采納,在古城保護提升工作中取得顯著成效。今年6月以來,濟南市政協再次以“古城新變”為主題,走進古城,深入商量,為賡續濟南千年歷史文脈、賦能古城高質量發展匯智聚力。
借助現代科技手段
重塑城市基因
近日,商量調研組深入古城,實地走訪起鳳橋、王府池子、曲水亭街等地,感受古城繁華新圖景。期間,調研組結合自身專業和實踐經驗,圍坐一起深入探討、互動交流,為古城“煥新”出謀劃策,同時相關部門積極回應,凝聚共識,共繪古城發展新篇章。
全國政協委員、市政協常委、文化學者魏新以“三個難盡”概括古城的變化。第一個“一言難盡”是歷史文化信息之豐富,第二個“一眼難盡”是建筑之珍貴、泉水之深藏,第三“一宴難盡”是魯菜、小吃之多樣。
“當我走在濟南古城街巷的時候,曾經不平整的石板路現在都已經不存在了。原來雨后踩石板濺水的問題也已經成為了歷史,如今每一塊石板都鋪設得嚴絲合縫。”歷下區政協委員、歷下區商務服務中心副主任張莉提到,古城新變既保留了古樸韻味,又保障了居民和游客出行的安全與舒適度。
古城新變,不僅是空間形態的更新,更重要的是對文化基因的激活和城市基因的重塑。山東省旅游設計院院長孫曉靜認為,古城內院落風貌修繕成效顯著,借助“引泉、通渠、活巷、增綠”等技術手段,串聯起曲水亭街、百花洲這些景點,真正形成“泉水會客廳”的獨特體驗。
立足本土文化
打造全齡友好古城業態
古城的城市更新之路,不是簡單的拆舊建新,而是在空間重構中實現功能升級,在文化延續中賦予時代活力。
6月19日,調研組走進修繕后的高升店,院落深邃,青磚灰瓦的建筑里,是現代的咖啡餐廳。這里通過引入上海知名咖啡品牌一尺花園,對傳統院落進行時尚化打造,為歷史空間注入了新的活力。
濟南城市發展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霍仁祿表示,古城更新始終堅持產業策劃和商業運營前置的原則,立足濟南本土,圍繞濟南的泉水要素這個靈魂去定位泉商、泉學、泉游、泉創四大主題。在2024年開街時導入了15個品牌,目前已有14家正式運營,首店率在95%以上。今年,將重點打造后宰門片區和起鳳橋、王府池子兩個片區,把后宰門打造成以夜娛為核心特點的夜經濟一條街。
調研組隨后實地考察了PAGEONE書店、勇氣饅頭、月下觀棠等特色商業項目,通過沉浸式體驗深入了解了古城在多元消費場景構建中所展現的創新發展活力。
“在業態的打造上,應重視和在地文化的融合。”濟南市政協委員、群眾文化研究館員張曉國認為,要大力引進、培育本土的產品、本土的業態、本土的文化。唐代的筆筒飲,北魏的曲水流觴,濟南從不缺少時尚基因。新時代下,想要做好老城業態,并非一定要迎合當下熱點,挖掘好歷史基因挖掘、融入當代審美,可能會更加有生命力。
針對古城業態的發展,歷下區政協委員,山東廣電網絡有限公司督察辦公室副主任周荃提出了兩個方向,一是向“青春”,強化“逛吃”體驗,當前開窗透綠、留白設計及新業態已提升可逛性,餐飲品質待進一步升級;二是向“歲月”,建議將56個招商院落串聯起來,把整個古城博物館化,讓中老年群體也能找到屬于他們的“人間煙火”。
講好古城“新”“舊”故事
讓古城發展的動能可持續
對于古城未來的建設,既要讓生活于此的人更幸福,也要讓古城發展的動能可持續。
魏新認為,古城提升可分為“三個大題”。第一是保護,必須是100分。“少1分對歷史來說就永遠少1分,這1分可能就加不回來了”。第二是傳承,讓100年之后的人也能感受到留給他們的文化遺產。第三是共享,濟南古城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對此,魏新認為濟南要講好古城之前的故事,也要講好古城新變的故事。
“可通過類似于探秘式、互動式等多場景的沉浸體驗,打造‘可感可知’的具有在地文化的古城敘事。”濟南市政協委員,山東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袁宙飛建議,可以開展“古城智慧導覽”app或小程序開發,實現掌上導航、一鍵定位。此外,還可利用駐濟高校資源開展展覽活動、大型藝術、各種品類的活動,組織大學生現場授課,讓高校資源成為古城更新的“活水源泉”。
在碼上商量平臺上,不少網友就本次商量的主題發表意見,如開設傳統手工藝品店,銷售如濟南黑陶、魯繡、剪紙等手工藝品;打造泉水特色餐飲店,推出泉水宴、碧筒飲等特色美食;構建“物理空間保護+數字場景重生+文化經濟循環”的古城新生模式等。
作為濟南城市文脈的根基與靈魂,古城承載著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未來,濟南市政協將通過持續深入的商量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為古城的保護、更新與繁榮貢獻智慧和力量,助力這座千年古城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絢麗的光彩。
微博
微信
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