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视频二区_偷拍视屏一区_亚洲精品中文在线_欧美二区观看

魯味齋扒蹄、長清大素包,博覽會特設“齊魯美食展區”
2021-09-15 12:57
2021 09/15 12:57
來源 大眾網·海報新聞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魏俊怡 濟南報道

  9月16日至20日,第二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即將在濟南山東國際會展中心盛大舉辦。這場萬眾矚目的文化旅游盛會,除了展示琳瑯滿目的文化旅游產品外,還在4號展館廣場特設了“齊魯美食展區”,讓廣大市民群眾更暢快地體驗邊逛邊吃的樂趣。

  品類多,有特色,自用送禮都不錯

  “齊魯美食展區”匯聚了上百種齊魯美食。其中,不乏聞名全國的網紅名吃“楊銘宇黃燜雞”“超意興把子肉”“魯味齋扒蹄”“長清大素包”“平陰玫瑰餅”“青島高家糖球”“伍忠黃家烤肉”等特色美食。另外,具有濃厚地域色彩的地標食品也來參展。如:商河少得利燒餅、萊蕪香腸、德州扒雞、周村燒餅、樂陵小棗、博山獼猴桃、日照綠茶、煙臺海產品等。

  可以說,展區內既有響當當的“硬菜”“正餐”,又有可以吃著玩的“小零食”。逛得口渴了也不用擔心,可以品一品章丘特產構樹茶,還有水木茶堂的原葉冷泡茶;如果來了興致,還可以來一小杯北大荒綠源全麥啤酒品鑒一番。如果現場吃著不過癮,還可以買回去跟家人分享。中秋節將至,國慶節臨近,不少參展的特色美食都準備了精美的禮盒包裝。

  賞文化,嘗美食,這些名吃有故事

  在“齊魯美食展區”的參展企業中,既有大名鼎鼎的上市企業,也有堅守“工匠精神”和傳統廚藝的“百年老店”。其中不少名吃的背后,都有著各自的傳奇和故事。

  “魯味齋”,始創于1927年。老店址在濟南老商埠——館驛街,以燒制扒雞扒蹄而聞名濟南。1980年在改革開放后由第二代傳人王瑞麟在經三路小緯六路傳承開設了“魯味齋扒蹄店”。其選用的豬蹄來自沂蒙豬、湖北白豬、東北三江白豬、榮昌豬等肥瘦比例適中、皮厚、膠原蛋白含量高的國內知名品種, 以二十四味天然中草藥煮制,形成肥而不膩(脫脂)、爛而不散的獨特口味。“魯味齋扒蹄”被山東省人民政府認證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德州扒雞,創產于1692年,曾被康熙大帝御封“神州一奇”,素有“中華第一雞”之譽。2012年,榮獲山東省最高質量榮譽——省長質量獎。2018年5月由中國質檢總局發起的中華老字號品牌價值專項評價中,“德州扒雞”以9.03億元的品牌價值進入中華老字號品牌前20強榜單。同年6月,德州扒雞作為國宴用菜登上了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的國宴餐桌。

  “超意興把子肉”是根據孔子“肉切方正”的方法烹制,且以無醬不食的古訓,把五花豬肉切成正方形。大致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正方形塊變成了長方形,至明清時,這種長方形肉塊又被扎縛上青蒲草或馬藺草,而形成“扎把肉”形式,故稱為把子肉。制作“把子肉”要選80斤左右的白條豬的肉,不肥不瘦,放入壇子,不放鹽全靠調味,猛火開鍋文火燉,燉好的把子肉肥而不膩、瘦而不柴。

  長清大素包,是20世紀初一位叫趙君祥的生意人和他父親聯手制作的。當時父子倆在長清西門里開設了一家素餡包子鋪,也沒有想到給自己的店鋪起個名字。隨著大素包配料講究、個兒大餡兒多而聲名鵲起,于是就地取了一個簡單樸素的名字——“長清大素包”。大約在20世紀40年代,趙君樣在大觀園后門路北找到一家店面,從此“長清大素包”開始在濟南扎根落戶,并且因包子個大、皮薄、餡多、味香、實惠而風靡濟南。

  看標識,鎖目標,美食展區這樣找

  據悉,“齊魯美食展區”設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4號展館廣場。為了方便廣大市民群眾參觀選購,特地在現場搭建了帶有文旅博覽會標識的篷房和龍門,并在西門入口處以及4號展館處設置了導視牌和水道旗進行引導。您若不想錯過這場美食之約,請注意現場標識,并按照導視牌的指引,盡快鎖定目標,直奔展區而去。

  “齊魯美食展區”采用通透式設計,方便前來參觀選購的市民群眾進出;而且展區靠近地下停車場出入口,開車來的市民可以放心地買買買,不用擔心提著東西走遠路。

  金秋濟南,涼風送爽;佳節將至,心曠神怡。逛文旅盛會,品齊魯美食,不失為一種迎接佳節的正確打開方式。請帶上您的購物清單,來齊魯美食展區逛上一逛吧,相信這里定會讓您口福大開、流連忘返、不虛此行。

責任編輯:張瑋
熱點推薦
+ 更多推薦
  • 主辦單位: 中國文化產業協會 中國旅游協會
  • 承辦單位: 山東省文化產業發展協會 山東省旅游行業協會
  • 官網承建: 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大眾網
  • 備案證號: 魯ICP備06006718號-1
  • 版權所有: 中共濟南市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