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被譽為“天下第一泉”的
濟南趵突泉水位突破30米
創本年度新高
“趵突騰空”壯觀景象刷屏的同時
“趵突泉水下有水泵”的質疑
也悄然在網上出現
10月12日
趵突泉景區第一時間辟謠
表示不存在水泵,水下確有水管
但作用是防止泉口崩塌和泥沙堆積
趵突泉 圖片源自新華社
“趵突騰空”的奇景背后
你是否好奇
這眼千年名泉為何能長年噴涌?
“泉城”又是如何守護這份自然饋贈的?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濟南泉水數量眾多
早在宋代
文人墨客就對濟南的泉水成因
展開過探討
曾任齊州(濟南)太守的曾鞏
認為泉水來自南部山區
這一觀點與當代地質研究不謀而合
濟南泉水成因示意圖 圖片源自地道風物
濟南南高北低的地勢
是其坐擁眾多泉水的條件之一
南部山區由易滲水的碳酸巖構成
大氣降水滲入地下后
順著巖層傾斜方向往北潛流
當這些地下水抵達濟南老城區時
遇到不透水的輝長巖巖體阻擋
水流在壓力作用下
便從地質構造薄弱處噴涌而出
形成眾多泉群
據水文地質部門勘測
趵突泉一帶從地表向下至8米
是第四紀沙礫、黏土層
8米~30米
為奧陶紀白云質石灰巖、大理巖
裂隙、溶洞眾多
成為了地下水集中和上升的通道
上升的地下水流
從相距2~3米的兩個洞隙中躥出地面
形成趵突泉的南泉和北泉
中間的泉眼則是從北泉分流而來
這也就是趵突泉“三窟迸發”的由來
從“停噴”到“復涌”
趵突泉并非永久性噴涌
歷史上也曾面臨停噴危機
20世紀70年代
因地下水水位低于26.98米
趵突泉首次出現停噴
從1999年3月至2001年9月
泉水斷流停噴時間長達926天
是有記載以來最長的一次
2003年9月6日
在停噴548天后
趵突泉再次復涌至今
20多年來
濟南市多措并舉
保護泉源
陸續發布《濟南市名泉保護條例》
《濟南市保持泉水噴涌應急預案》等
通過立法保護、自備井關停、
多水源聯合調度等切實舉措
每年減少約1億立方米地下水開采量
將城市供水的地下水與地表水比例
從8∶2扭轉為2∶8
現如今
保泉成效已從趵突泉延伸至全城泉群
七十二名泉全部復涌
“月牙飛瀑”盛景再現
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背后
不只是濟南趵突泉
近些年
山西太原晉祠千年古泉復流
北京81處泉眼干涸多年后重新涌水
越來越多泉水復涌的故事
正在多地上演
中國水事綜合半月談、濟南時報、天下第一泉景區等整理
文案 | 王子月 鄧婉穎
(來源:中國水事)
微博
微信
APP
